AGV叉车料筐堆垛
让AGV具备料筐、托盘等精确对接的能力是移动机器人视觉领域的刚性需求,不仅能提升移动机器人的作业效率,还能通过移动机器人在不同工作站的准确对接,实现柔性制造。目前实现AGV叉车料筐堆垛功能仍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:
难点一:高精度要求
上下料笼堆叠的容差较小,不允许物料和容器之间出现摩擦。随着堆叠层数增加,确保安全需要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复核工作。
难点二:多样化的料笼和货物
对于3D视觉定位系统,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料笼和货物,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精准适配和自适应调整,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难点三:复杂多变的工业和物流场景
不同工业场景的光照和工作环境可能对对接工作产生干扰,因此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。
解决方案概述
迈尔微视料筐堆垛解决方案基于3D视觉技术,专为智能叉车设计,通过高精度的3D相机智能识别叉车上的料筐及库位中料筐的位姿信息,计算相对位姿差,引导叉车完成精准、柔性的堆垛操作,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堆垛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与操作效率,适用于智能仓储和物流配送等场景。
核心优势
- 高精度识别:根据相机识别出的偏差值,叉车能够灵活调整堆垛姿态,定位精度达±5mm,角度精度最高0.1°,料笼偏移识别范围±15°;
- 智能识别料笼:自研AI算法,直接输出上下料笼实时相对位置信息,实时调整叉车姿态;
- 实时数据处理:系统每帧数据处理时间低于100毫秒,确保叉车作业的高效运行;
- 多层堆叠:支持1-4层堆垛,2*2堆叠方式
动画演示
相机选型建议
M系列:M4 Pro产品用户手册或M4产品用户手册
相机安装方式
- 安装方式1:单相机方案
- 位置:相机固定在升降机构上,水平拍摄,负责两侧叉臂上料筐的识别。
- 高度要求:相机距离叉臂下沿35-55cm,确保升降机构的到位误差不超过1cm。
- 特点:单相机同时负责左右两侧叉臂上的料筐腿部识别。
- 安装方式2:双相机方案
- 位置:相机固定安装在叉车两侧,距叉臂表面30-40cm,拍摄角度与地面呈45°。
- 特点:左相机拍摄左侧叉臂,右相机拍摄右侧,分别识别两侧料筐,实现精确堆垛。
通信方案
系统采用TCP/IP协议,用于叉车与3D相机之间的数据传输:
- 请求信息:发送请求,获取料筐的X、Y坐标和角度(θ)。
- 返回信息:
- X、Y坐标:单位为毫米,32位浮点型。
- Theta角度:范围为-90°至90°,精确识别偏差。
- Error Code:识别状态(0:成功,-1:相机异常,-2:定位失败,-3:算法错误)。
具体工作流程
取货流程:
- 定位:叉车移动到距料筐前沿2.4-2.6米处。
- 相机识别:叉臂抬升到设定位置,触发3D相机识别料筐姿态。
- 调整位置:叉车根据相机输出的偏差信息,调整角度与位置。
- 取货操作:当叉车确认料筐位置正确后,叉臂执行取货操作。
堆垛流程:
- 预定位:叉车移动至需堆垛料筐前方约80cm处,叉臂升至距料筐上表面50cm位置。
- 相机识别:系统通过3D相机输出偏差值,进行左右与角度的微调。
- 精确对齐:确认角度和位置满足阈值后,叉车通过微调完成对齐。
- 完成堆垛:确认无误后,叉臂下降,完成堆垛操作。
部署注意事项
- 环境要求:避免扬尘严重及潮湿环境,以免影响相机性能。
- 安装要求:保证3D相机支架的刚性和稳定性,避免影响识别精度。
- 定期维护:定期清洁相机镜头,防止灰尘覆盖,保证相机视野清晰。
识别效果展示